“假”水性漆肆虐!真水性漆卻無人問津!
“油改水”的政策已經推行多年,近期發布的環保政策,以及新固廢法的發布,讓消費者對水性涂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。
日前,涂飾商情拜訪廣東省中山市某工業漆廠家,對方透露,目前市面上的水性漆大部分都是“假”水性。這些“假”水性漆使用時要添加固化劑或者化學品,比如硬化劑、漆膜增強劑、專用稀釋水等等,有些也可以加水稀釋,但是因為其溶劑含量很高,對人體危害較大。在VOC排放方面,也低于國家200mg/L的強制性標準。
“油改水”成本大 …
據市場反映,目前水性漆的生產和使用成本仍然偏高。水性漆屬于高新技術產品,產量不高,我國生產水性漆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,價格昂貴。另外,在工藝技術方面,水性漆由于漆膜薄,要多用幾次才能達到與用油性漆相同的效果。例如,用油性漆涂刷,刷“一底兩面” 就夠了,而用水性漆涂刷,就要做到多涂層多工序涂刷,這不僅增加了施工成本,還增加了材料和人工成本。就家具企業而言,用水性漆的成本比用油性漆提高20%-30%。業內人士指出,完成從油性漆到水性漆的改造需要的巨額資金,一些實力不大、不規范的家具企業很可能因此被淘汰出局。
市場監管欠缺 …
目前國內市場的水性漆產品良莠不齊,行政監管無法積極發揮作用,在制定了涂料生產的標準、監督程序,以及銷售市場的相關法律以后,“假”水性漆依然層出不窮。在涂料市場的被動監管中,執法部門的專項整治行動是我國涂料市場最主要的監管方式,雖然有的企業會主動向相關部門遞交樣本送檢,但很大程度上是挑選了質量合格的產品。面對數量龐大的涂料企業以及琳瑯滿目的涂料產品,工商部門和質監部門選擇定期抽檢和突然襲擊這些方式,讓一些心存僥幸心理的涂料企業鋌而走險。
下游用戶不懂區分,助長“假”水性漆 …
對于水性漆,許多消費者并不會辨別真偽,甚至執法部門也沒有配備專業的人才去甄別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水性漆基本上可以通過其質感、氣味、狀態等三大方面判斷。
劣幣驅除良幣,真水漆沒市場,“假”水漆有市場 …
面對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,涂料行業的原材料供應商、生產企業正圍繞水性涂料等環保產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。甚至傳統涂料企業都紛紛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的號召,大力推動“油改水”進程,雖然目前很多涂料企業已經具備生產水性涂料的能力,并將一系列的產品推出了市場,雖然確實在環保的壓力下,很多企業都在做水性涂裝的實驗工作,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,生產“假”水性漆價格低廉,又有市場,最終會使創新企業的投入變成負擔,失去競爭優勢。長此以往企業自然不會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,去做真正的水性漆。這樣就造成了劣幣驅除良幣,做“假”水性漆才有市場,而做真的水性漆沒有市場,就好比做老實人吃虧,只有做偷奸?;娜瞬拍艹燥栵埖膬r值觀一樣,縱然會帶來整個行業的惡性循環。
因此,我們必須按國家標準生產,把握先機,積極推廣水性漆產品。